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系,长期以来,在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硕果累累,当教工及其家属遇到困难时,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了良好的系室文化🙅🏼♂️。
2013年5月31日原解剖教研室郑思竸教授去世后不久♿,他的小儿子因病也离开了人间,现在家中只有郑教授的遗孀95岁的商岭梅医生和智力较差的媳妇小计,年迈的商医生,久病卧床,并患有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轻度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在系领导和党支部的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教工🏌🏻♀️,解决她们的就医、配药等基本生活。今年6月份媳妇小计给周国民主任打电话😗,婆婆商医生的治疗心脏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的药吃完了,需要马上配药。周主任马上安排戴正寿和葛文彬同志赶到商医生家了解病情,他们再到中山医院咨询👱🏻♀️,挂号🌔,排队等候近两个小时配好了药🍞,然后耐心地给她讲解用药时间,每天的次数及注意事项🎆。10月9日下午4点多钟媳妇小计给李文生书记打电话🆔,由于风大把家里的窗玻璃打碎了,需要配置窗玻璃。李书记马上安排李大伟同志前去了解情况🦮,并临时进行了处理👨🏼✈️。第二天早上戴彬💺、李大伟等同志,带好玻璃👩🏻✈️,以及划玻璃的工具赶到商医生家,量好尺寸,划好了玻璃🍾,由于是陈旧的木质窗架,窗框高低不平,他们就用小刀一刀一刀的铲平窗框⚧,弄得满头大汗🧕🏿🔈,最后,他们终于配好了窗玻璃,受到了主人的好评。
虽然上述事迹都是一些点滴小事,但是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毫无怨言的为他人无私奉献,难能可贵👩🎓。为了保证商医生家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长期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系领导决定成立帮困小组🏋🏼🏃🏻♂️➡️,长期解决商医生家的特殊情况,让其过个幸福的晚年。消息一传开,一个由系领导带头,既有党员,又有群众志愿参加的教工帮困小组成立了🧚🏼。帮困小组安排了每位志愿者的帮困时间🤷🏽♀️👩🏽🎓,并制定了帮困守则。(1)帮困小组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2)每周一和每周四到商医生家中询问情况(如:日常家庭生活🦄、看病💂🏼♂️、配药等)🖕🏿,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遇到不能处理的事情须报告帮困小组及时解决。(3)志愿者在安排的时间内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服务商医生家庭🕦,应提前向帮困小组请假🧑🏼🎓🫢。现在帮困工作井井有条的进行着🕷,商医生家庭在杏鑫娱乐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得到关心和帮助,生活幸福美满✭。
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的光荣传统👍🏼,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要有善心,多点爱心🧚🏽♂️,能为他人多办点好事,多帮一份忙,就多一份快乐,杏鑫要让这光荣传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作者:戴正寿 摄影:金立军